次氯酸鈉一般用于消毒、漂白,那么你知道我們常常用于消毒和漂白的次氯酸鈉的性質和反應呢?
次氯酸鈉漂白水稀釋后使用,一般漂白水多大部分濃度為5-6%,可利用稀釋的家用漂白水消毒。
有害物成分:次氯酸鈉溶液
主要成分:含量:工業級 (以有效氯計)一級13%; 二級 10%。
外觀與性狀:微黃色(溶液)或白色粉末(固體),有似氯氣的氣味。
酸堿性:強堿
相對密度(水=1):1.10
和鹽酸反應制取氯氣:NaClO+2HCl=NaCl+Cl₂↑+H₂O(可能發生中毒現象)
和草酸反應:H₂C₂O₄+NaClO=NaCl+2CO₂↑+H₂O
生成次氯酸:NaClO+CO₂+H₂O=NaHCO₃+HClO
穩定性:不穩定,見光分解。
禁配物:還原劑、有機物和酸類。
避免接觸的條件:光照熱源
分解產物:2HClO=光\熱=2HCl+O₂↑
穿、稀、擦、停、沖、棄六步驟:
1.穿:穿上圍裙、戴上口罩及手套,保護雙手。
2.。合♂屍姿
3.擦:以擦拭或浸泡方式消毒,勿用噴的,且要保持通風。
4.停:擦拭后,靜置5-10分鐘,等待漂白水確實發揮殺菌功效。浸泡消毒的接觸時間則建議超過30分鐘。
5.沖:用清水沖洗或擦拭剛才清潔消毒的區域。
6.棄:未使用完的漂白水,應采下列方式,才可丟棄。次氯酸鈉會隨時間逐漸分解,因此未使用完的漂白水,在24小時之后應丟棄。
(1)將用過的漂白水再用大量的水稀釋一遍(不要少於一百倍)才倒入廚房污水道或戶外水溝,比較不會污染水源。
(2)將漂白水密封存起來,時間久了漂白水會自動氧化再倒掉。